提到質量,我們首先想到的是QC(質檢),一批產品出來后,交到客戶手里出問題了,那么第一件事是根據出廠檢驗合格證上的工號,去開了那個質檢員,或狠狠的批評教育他,然后……沒有然后了。
能進一步者,搞個質量反饋單,開個會,做檢討,做保證,盯死了生產線,盯死了材料供應,可人非機器,不慎恍了下神,問題猶如外甥打燈籠--照舅??!
更高級點的,弄8D報告,分析問題原因,換設備、換材料、改工藝。忙乎了好久,問題終于可以解決了,可是最后一算,這么干是可以,可就是沒錢賺了,這不瞎忙活嗎?啃爹喲。
哎,檢查并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,控制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,改工藝材料也沒法保證產品的質量,那么如何才有效能保障產品質量呢,下面來看幾張圖,然后我們再來思考。
有人能把這手機卡裝錯的嗎?
開車的都知道這車位好停。
高處進,低處出來保證物料的先進先出
這個手機卡是產品設計師要做成這樣的,車位是建筑設計師要那么干的,工具卡板和倉庫貨架是IE工程師設計的。
哦,我明白了,原來質量是設計出來的。從源頭來杜絕或防止出錯的機會,或者就算出錯也不會出問題。防錯才是真正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。
誰說提高產質量品就沒錢賺了的呀!
誰說不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產品的質量的呀!
你看這從源頭來解決產品缺陷和不良的產生,即能在提高產品的質量的同時;還減少因為制造了不良品帶來的材料浪費和返工返修的浪費;不會出錯,當然還能省掉這項檢查時間;這不是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嗎?難怪近些年來的產品設計師,IE工程師越來越多,待遇也越來越好。
既然這樣,那么我們再來看看防錯法的十大原理:
1、斷根原理:
斷絕形成錯誤的條件,從根本上排除造成錯誤的原因,使錯誤不會發生。如,漏電開關、煤氣管道上的阻火器;長時間離家時關閉水、電、氣的總開關。
或者如下圖:
2、保險原理:
必須用兩個以上同時、順序、交互的動作才能完成工作來防止錯誤的發生。如下圖的沖床,必須同時兩手按鍵,沖頭才會下落,這樣就能杜絕被沖到手的事故。
3、自動原理:
以各種光學、電學、力學、機構學、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,以避免錯誤的發生。在電子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,這類防錯裝置隨處可見,如:電梯超載功能、感應燈、感應門……
4、相符原理:
核檢是否相符合的動作、形狀、符號、數量、聲音等,來防止錯誤的發生。如:開刀手術前后必須點核數量有否符合,以免有工具遺留在人體內,忘了拿出來。
5、順序原理
為避免工作順序或流程順序發生錯誤,可以按照編號+斜線排列,從而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。編號用于取出時查找,斜線用于確定放入時順序有沒錯誤。
6、隔離原理:
用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,來使某些區域不至造成危害或發生錯誤。如將壞人抓進監獄,隔離傳染病、馬路中間的實線和隔離帶以及我們用防火門來阻擋火災蔓延……
7、復制原理:
同一件工作,如果需要多次發生,采用復制的方式,這樣既省時又不會產生錯誤。如:復寫紙、電腦文件復制、模板
8、層別原理:
為避免將不同的工作做錯一般以線條、顏色、容器等,設法區分開來。
9、警告原理:
如有不正常的現象發生,能以聲光或其他方式顯示各種警告訊號來避免錯誤發生
10、緩和原理:
用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害。
這不正是我們消防、安防領域常見的手法嗎,如此平凡的、常見的、根本就不起眼的東西。而想不到的是如此不起眼的東西,卻是現代工業工程學(IE)最經典的核心:改善七大手法之防錯法的十大原理。
其實不是我們不知道,也不是我們不會用(很多方法都依據經驗在用著呢),只是我們沒有去思考,沒有系統的或者針對性的去思考。因為我們的高層管理者老板和老總要思考企業的運營,中基層管理者要忙著補錯救火,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。
那么誰去思考呢?我們常說高手在民間,真理在基層。沒有人能比工作崗位上的那個人對他的工作更了解,讓他們去思考,通常都能想出很好的辦法,我們只需要想到讓他們從能夠思考、到愿意思考、再到習慣思考的辦法就行。